首页 - 通知通告 - 正文

转发校团委关于举办第六届“挑战杯” 吉林大学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通知

来源:团委 发布时间:2008-04-16 作者:邵俊涛 点击:

各学院:

为引导和激励我校大学生刻苦钻研、勇于创新,推动我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学改革,努力培养基础扎实、知识广博、专业精深、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筹备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团委牵头举办第六届“挑战杯” 吉林大学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一.竞赛宗旨

崇尚科学 追求真知 勤奋学习 锐意创新 迎接挑战

二.参赛对象

全日制本专科学生

三.竞赛时间及推进步骤

竞赛时间:4月-11月

4月20日-9月7日 发动组织阶段

9月8日-9月12日 作品申报阶段

9月15日-9月26日 预赛阶段

11月3日-11月12日 决赛阶段

由于校团委将组织参加第六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因全国比赛时间尚未最终确定,如本次比赛时间与全国比赛时间冲突,组委会将调整本次比赛时间,具体变动,请广大同学关注校内相关通知。

四.参赛方式及评审说明

参赛作品申报分三类: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

1.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包括学术论文、科技建议。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可靠、文字简洁、逻辑严密、有说服力,能经得起理论上的推敲和实践检验。根据学术论文、科技建议的科学性、创新性、应用性进行综合评定。

2.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包括学术论文、调查报告、咨询报告。

主要从成果的思想性、理论性、学术性、规范性、应用性、研究方法、语言逻辑以及社会反响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评。

3.科技发明制作:包括科技发明和技术开发。

根据其新颖性、创造性、先进性、实用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五.作品申报

本届竞赛以学院为单位组织申报。各学院及各组申报参赛作品数量不限,作品申报书见附件。

申报参赛的作品为2006年9月——2008年9月完成的课外学术科技和社会实践活动成果。毕业设计(论文)、国际竞赛上获奖的作品和国家级竞赛获奖的作品不在申报之列。合作完成的作品合作者不得多于2人,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组别。

请根据参赛作品类别分别填写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品申报书、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作品申报书、科技发明制作作品申报书。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字数不限,在SCI、EI或核心期刊中已发表的论文在评奖中优先考虑。

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每篇学术论文不超过8000字,社会调查报告不超过15000字,请参赛项目严格遵守字数要求。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参赛作品可包含被采用的为党政领导部门、企事业单位所做的各类发展规划、改革方案和咨询报告,同时附上原件及采用单位使用证明的复印件和有关鉴定材料。已被党政领导部门、企事业单位采纳的报告及在核心期刊中已发表的作品在评奖中优先考虑。

科技发明制作必须附有研究报告,并提供图表、曲线、试验数据、原理结构图、外观图或照片,也可附鉴定证书和应用证书。获得专利的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在评奖中优先考虑(专利申请人为参赛学生)。

文字材料A4纸打印。申报书和文字材料一式5份交于组委会办公室,并将材料发送至jidakejichuangxin@163.com

六.竞赛评奖和奖励

本次竞赛将设立单项奖,团体奖和优秀组织奖。

将聘请专家分别评出各组参赛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类作品具有较高学术理论水平、实际应用价值和创新意义的优秀作品特等奖各1名,一等奖各2名,二等奖各3名,三等奖各5名,优秀奖各10名。

其中,特等奖记10分,一等奖记8分,二等奖记6分,三等奖记3分,优秀奖记2分,通过预赛的参赛作品记0.5分。团体总分第一的学院将获得“挑战杯”,团体总分第二——第四名的学院将获得“优胜杯”,同时评出优秀组织奖若干名,并对获奖选手和集体进行表彰。

七.决赛论文答辩和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演示质询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作品预赛成绩前11名参加决赛论文答辩,陈述时间5分钟,专家提问时间8分钟。要求制作演示文档辅助答辩。

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必须展示实物,陈述时间5分钟,专家提问时间8分钟。进行现场演示并接受专家问询时,要求制作演示文档或动画辅助演示和答辩。

八.活动要求

各学院要高度重视,要成立由主管领导牵头的领导小组,精心组织好学院内竞赛。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校内宣传阵地,扩大该项赛事在广大师生中的影响力。要发掘和探索学生科技创新新模式,努力发现和培养学生科技创新拔尖人才。要有组织、有规划、坚持不懈地推进我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为把我校建设成一流的研究型综合大学贡献力量。

其他事宜,另行通知。

“挑战杯”吉林大学大学生

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组委会

二○○八年四月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