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广大青年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把爱国热情转化为勤奋学习、发愤成才的实际行动,肩负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校团委将组织开展“强国之路,青春使命”主题教育活动。
本次主题教育活动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青年,用正确的舆论引导青年,用高尚的精神塑造青年,用优秀的文化鼓舞青年,通过开展具有时代特色、富有共青团特点、符合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材需要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各级团学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的积极性、主动性、先进性、创造性,引导团员青年牢固树立“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社会稳定,维护一个有利于中国和平发展的环境”的大局观念,勤于学习,勇于实践,甘于奉献,以实际行动支持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维护改革开放三十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强国之路,青春使命”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塑造文明、高雅、多元、动感的校园文化生活,教育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和祖国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引导团员青年理性爱国,成才强国。
论坛以当今国际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为大背景,通过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全面解读国际政治环境、中国政治经济现状、中国外交策略等问题,帮助学生客观准确的把握当前形势,倡导“理性思考、客观分析”的思想氛围。
主题团日竞赛活动以引导团员青年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目标,增强团员青年的政治意识、组织意识和模范意识,激发团员青年爱校、荣校、兴校的热情,爱国、报国、兴国的豪情。教育团员青年倍加珍惜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发展环境,“迎奥运,树新风”,以实际行动为奥运增光添彩。
贯穿2008年北京奥运会“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主题思想,全面推广“人文奥运”的理念,坚持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普及“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健康理念,以着力培养广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体育锻炼的习惯,实现全面均衡发展为主要目标,掀起体育运动的热潮,营造“健康吉大,和谐校园”的良好氛围。
为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服务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需要,开展贴近校园实际、贴近真实生活、贴近广大同学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宗旨,举办以纪念改革开放、祝福奥运为主题的文艺活动,通过红歌会、文艺演出、露天电影放映等形式向广大同学展示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及我校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所取得的喜人成果,为学生提供一个发挥特长、发展个性、发掘潜能的舞台,展示广大团员青年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全面的综合素质。
组织大学生环保志愿者义务种植“吉大学子爱国林”,弘扬爱国精神,抒发爱国情怀。以“爱国林”建设为契机,将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环保教育相结合,号召广大青年学生热心于公益事业,为建设美好家园贡献力量。
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大学生创业沙龙以“弘扬创新精神、倡导创业理念、促进成果转化、造就未来人才”为宗旨,通过邀请具有丰富创业经验的校友、社会人士为学生举办创业讲座、沙龙,提高广大青年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造就一代适应未来挑战的高素质人才。
充分利用好信息化时代的特点,发展先进的网络文化,倡导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生活,让网络成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渠道,成为思想文化领域的新阵地,利用网络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使学生能够具有一种健全的人格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同时能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高素质人才。
发挥学生社团校园文化生力军的作用,由大学生艺术团紫焰戏剧社排演精彩剧目《贵妇还乡》,在各校区巡演,传播话剧文化,增强艺术品位,提升思想内涵,活跃校园生活。
1.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各基层团学组织要切实加强领导,增强政治敏感性,从建设“平安校园”、保持大局稳定、构建“和谐吉大”的高度出发,全面部署和落实,确保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要广泛动员,精心组织,形成“院院展开、班班行动、生生参与、师生互动”的工作局面。
2.突出主题、务求实效。各基层团学组织要根据学生专业和学科的特点拓展性地开展特色活动,充分挖掘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培养的功能,切实发挥共青团组织“组织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服务育人”的重要职责,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
3.整合资源,创新机制。各团学组织要充分挖掘校内外丰富的教育资源,创新活动形式,为学生开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符合学生思想认识实际及成长成才需要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提供新的视角、新的信息、新的参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
4.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团学组织要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电视台、宣传栏、板报、网络等媒体对活动进行宣传报道,营造良好的思想文化氛围,加强正面引导教育,帮助广大青年学生树立“冷静分析、理性爱国”的正确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