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日下午,研究生院培养处在中心校区东荣大厦第一会议室组织召开座谈会。参加人员有理学部、工学部、地学部、医学部、农学部所有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研究生秘书。会议由田文晶副院长主持。农学部研究生处及各相关研究生培养单位共7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主要包括四项内容:一是有关研究生培养单位负责人,汇报本单位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情况;二是田文晶副院长介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总体情况和我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改革的背景;三是王利锋介绍我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改革的基本思路。四是部分专家就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阐述了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招生数量少,无法正常开课,基本上随学术型研究生一起上课。
三、研究生院关于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改革的意见
积极落实教育部的要求,遵循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规律、适应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本质要求,培养业务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精英型人才。
具体来说,从两个方面切入:一是实现专业学位培养和学术学位分离;二是确定规范的专业学位培养体系。
1.统一方面:合作导师+社会实践,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程体系建设上,要增强国际性,突出特色性,加强创新性,建设成品牌课程体系。
优化学时和学分比例,科学设置实践类课程和选题,做好实践环节的管理、服务和评价工作。
形式可多样: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论文、案例分析、文学艺术作品和项目管理。考评要适度:注重社会效益。
2.在课程教学、实践教学、毕业论文等方面加强监督检查
四、学部关于落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改革的建议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建设,在内容上应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在教学过程上应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在教学结果上,应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在下一步工作中,采取鼓励和倾斜措施,引导有关教师开设高层次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课程,并组织教师积极申报学校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建设项目。
根据教指委对培养方案制订的意见和要求,及时组织相关专家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培养方案,突出培养方案的前沿性、实践性和特色性。
指导、协调、督促各培养单位及时落实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基地,以确保2010级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环节能够顺利展开。
指导、协调、督促各培养单位及时落实2010级专业学位研究生合作导师的聘任、培训工作。
及时制订专业实践的管理办法、合作导师的评聘条件、专业学位论文的考核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