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区要闻 - 正文

吉林大学农学部团委率五个服务农村青年创业创富团队参加2012年长春市校地对接科技兴农工作启动仪式

来源:团委 发布时间:2012-03-08 作者:郑蕊 点击: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推动高校人才智力资源与乡镇实际需求相对接,在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韩晓峰的带领下,吉林大学农学部团委率五个服务农村青年创业创富团队,参加了在长春市双阳区召开的2012年长春市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工作会暨校地对接科技兴农工作启动仪式。

在本次启动仪式上,吉林大学农学部团委书记邵俊涛、四名指导教师,包括郭庆勋、唐明祥、贾成国、杨柏明带领五个志愿团队,分别与榆树市隆腾养殖场,农安县众一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吉林省春莲青年农业产业创业创富示范园区,朝阳区乐山镇兴中村千顷蔬菜基地和长春国信现代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等五家基地进行了对接。

启动仪式后,与会领导、各县(市)区团委书记,教师及志愿团队代表赴双阳区奢岭街道参观了由杨佰明老师负责的试点单位——长春国信现代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长春国信现代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以种植绿色有机蔬菜为主的农业科技企业。在试点单位,赵心锐书记和韩晓峰书记对服务团队首期为期三天的驻地调研情况和对接基地的具体需求进行了了解,鼓励学部师生在基地多学习,多奉献,帮助基地做大做强,同时让学生要实践中得到提高、成长,实现双赢。随后,杨佰明老师与宋扬同学就基地的学习实践的具体内容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宋扬同学在接受采访时谈到,“校地对接科技兴农计划,让大家真正能够将课本中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同时在具体的辅助老师管理的工作中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获得成长和提高。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应当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深入基层,深入社会生产的第一线,用自己的青春和热情回报社会”。

校地对接科技兴农工作是2012年长春团市委服务农村、服务高校学生的一项创新举措,旨在推动长春涉农高校资源与乡镇对接,把涉农高校的人才、智力资源引入到农村,打造高校与乡镇互惠互利的双赢模式。力求从2012年起,利用3年的时间,至少为我市涉农院校学生提供500个科技兴农岗位,为普通大学生提供6000个社会实践岗位;至少建立88支校地对接科技兴农计划服务团队,覆盖长春市所有乡镇;对100家农村种植、养殖大户进行科技扶持,影响带动1000名农村青年走上科技致富之路。

作为长春市首批20支校地对接科技兴农计划服务团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部团委将根据团市委、学校的指导和要求,结合对接基地的服务内容,制定相应的工作安排,为学部的五支服务队伍做好支持和保障。而这5支团队也将在未来几年内,通过深入实地服务与日常沟通联络服务相结合的方式,主要在党的方针政策宣讲、配合做好乡镇团的基础工作、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参与乡镇民生工作、乡村文化活动等五个方面开展帮扶工作。并在服务过程中,真正做到“坚决”和“务实”,让学生在深入了解农村,在实践中增强本领的同时,为乡镇团组织增添工作力量,服务党政经济工作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