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区要闻 - 正文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十二次人兽共患病学术研讨会在长春隆重召开

来源:畜牧兽医学院 发布时间:2012-08-14 作者:李赫 点击:

由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主办,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承办,吉林农业大学、吉林大学农学部等单位协办的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十二次人兽共患病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第十四次教学专业委员会论坛于2012年8月6日至8日在吉林省长春市海航长白山宾馆隆重举行。出席会议的代表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以及解放军与生产建设兵团、有关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兽医卫生监督所(站)、兽医药品检验所、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兽医科学研究所、高等农业院校等,共计300多人参加会议。

出席会议的有关领导与专家有: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陈焕春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兽医研究所夏咸柱研究员,农业部国家首席兽医师于康震研究员,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张国华副局长,长春市人民政府陈巳副市长,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秘书长、中国农业大学杨汉春教授,分会挂靠单位、军事兽医研究所所长钱军研究员,分会理事长、军事兽医研究所金宁一研究员、四川农业大学原校长文心田教授,扬州大学校长焦新安教授,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廖明教授,广西大学副校长罗廷荣教授,八一农垦大学原副校长朴范泽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党委书记程世鹏研究员,上海兽医研究所副所长丁铲研究员,扬州大学兽医学院院长秦爱建教授,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院长钱爱东教授,吉林大学人兽共患病研究所所长刘明远教授,江苏省兽医研究所所长何孔旺研究员,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副院长程安春教授,农业部兽医诊断中心主任田克恭研究员等。吉林大学校长助理、农学部学部长、党委书记韩文瑜教授6日晚在长白山宾馆会见并宴请了部分与会领导和专家,介绍了我校预防兽医学国家重点学科的现状和发展,同时感谢来自全国预防兽医学科的领导和专家多年来对农学部及预防兽医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大力支持。畜牧兽医学院院长张乃生教授陪同会见。

本次会议共收集各类论文169篇,评选出16篇优秀论文。论文内容涵盖了人兽共患病的病原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流行病学、诊断学、生物制品学、公共卫生学及综合防控技术等多个方面。内容丰富,反映了当前我国广大兽医和医学科技工作者在人兽共患病研究与防控中所取得的新理论、新技术与新经验。陈焕春院士、夏咸柱院士首先做大会主旨报告。然后有32位专家学者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重点交流了流感、狂犬病、乙型脑炎、口蹄疫、链球菌病、沙门氏菌病、大肠杆菌病、布鲁菌病、结核病、衣原体与弓形体等人兽共患病的流行状况、危害性,病原变异、分子致病机理、诊断技术与防控对策,并就当前我国公共卫生安全与食品安全等有关问题提出建议与对策。专家们一致认为近年来,人兽共患病的发生与流行态势日趋严峻和复杂,频发、突发、再发人兽共患病对动物和人类的安全与健康都造成了巨大的威胁。进入21世纪以来的第一个10年间,我国遭受了三次大的疫情威胁。所有这些疫情警示我们,人兽共患病已不仅严重危害动物的健康和人类的安全,且已演变成为一个国际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因此,重视人兽共患病的基础理论与应用的研究,加强人兽共患病学科建设与创新是当前我国兽医界共同面对的责任与挑战。

教学专业委员会交流了预防兽医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的经验,并就如何提高预防兽医学学科建设质量,加大人才素质培养力度与培养创新型、实用型人才等问题广泛交换了意见。专家们一致认为高等院校要努力为国家培养造就优质的高素质创新人才,不仅要为学生传授现代科学知识与科学技术,更为重要的是要努力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探索精神,团结协作、淡泊名利的团队精神,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这就要求大学教师要严谨治学、诚实做人,以自己的模范师德去教育与影响学生,最重要的一点是高等院校必须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坚决治理学术不端行为。

分会副理事长、教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畜牧兽医学院预防兽医学系主任丁壮教授主持了第二天上午的学术报告会。分会理事、人兽共患病研究所所长刘明远教授和畜牧兽医学院预防兽医学系丛彦龙副教授分别做了“我国的旋毛虫病与华枝睾吸虫病”和“类人猪H3N2与禽H5亚型重排流感病毒受体亲和性鉴定与致病性分析”的大会报告。丁教授团队提供大会6篇研究论文,其中1篇获得优秀论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