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日本国际农林研究中心(JIRCAS)主任研究员许东河博士来植物科学学院做学术报告

来源:植物科学学院 发布时间:2012-08-16 作者:许矛 点击:

2012年8月8日上午9:00,应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王庆钰副院长邀请,日本国际农林研究中心研究员许东河访问植物科学学院,并且在植物科学学院四楼会议室作了题为“日本大豆遗传育种研究进展”及“野生大豆抗性资源筛选及基因发掘”的精彩报告。报告会由王庆钰主持,学院与育种相关专业多位年轻教师和研究生参加了此次报告会。

许东河,日本国际农林研究中心(JIRCAS)主任研究员,在JIRCAS长期从事大豆起源和演化,中国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群体间遗传演化关系的研究,逆境胁迫条件下的大豆相关基因的QTL定位等工作,有20多年的研究生涯,发表SCI文章多篇。 本次报告首先介绍了JIRCAS的研究领域及主要成果。研究集中在边缘地区的粮食问题,环境与能源问题等方面。主要研究结果为将DREB基因转到水稻中,提高抗寒性;在非洲建立节水型农业;培育抗黄龙病的柑桔品种;热带森林的再生工作;海藻净化水质;能源转换;大豆与牧草轮作及耐干旱品种的选育工作。在“日本大豆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中,许东河研究员介绍了日本大豆的生产形势及大豆品种选育工作的方向以及在大豆脂氧酶缺失、大豆皂苷缺失、7S蛋白亚基缺失、高维生素含量以及叶黄素含量等方面的育种成果。在日本大豆遗传研究方面,详细介绍了利用剩余杂合系(RHL)进行精细定位相关基因的方法以及遗传研究的性状。其中,主要性状有大豆裂荚基因、抗大豆斜纹夜蛾、大豆贪青、根腐病、抗盐、抗碱、抗干旱等方面。在“野生大豆抗性资源筛选及基因发掘”报告中,许东河研究员详细阐述了他本人在野生豆中筛选抗盐资源,并利用RHL群体进行相关精细定位的工作。

整个报告持续一个多小时,报告会学术气氛浓郁。报告结束后,相关专业老师和研究生就日本大豆生产的细节以及进出口的贸易形势,日本转基因大豆的购买情况,大豆贪青的表型及存在条件等问题与许东河研究员进行交流,并且希望建立坚实的交流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