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区要闻 - 正文

党务办组织《我熟悉的身边党员》主题征文活动

来源:党务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2-11-20 作者:张峰 点击:

按:为迎接和庆祝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在今年下半年组织的学部第十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中,所有参训的205名学员均按照培训要求,撰写《我熟悉的身边党员》主题征文。在2012年11月16日的《吉林大学报》四版中,择优发表了植物科学学院李悦洋《我的党员妈妈》和畜牧兽医学院崔旭《星辰的光辉》等文章。今明两年,我们还要将大家的文章推荐学校和学部报纸发表,并从中评选优秀征文若干。

发表文章如下:

我的党员妈妈

植物科学学院 李悦洋

我的妈妈是一名共产党员。

我小时候,妈妈总是忙碌的,当我长大后知道妈妈是平凡伟大的。

妈妈是一名小学校长,如今已经工作了20 多年。我时常在想,妈妈是怎样坚持这么久早出晚归,又是怎样坚持任劳任怨的工作作风。19 年的耳濡目染,19年的谆谆教导,让我终于明白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也让我更加懂得了平 凡亦可孕育伟大。

妈妈言传身教是我一生享用不尽的财富。妈妈如今还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教书育人。我从小佩服妈妈在老师面前的干练,在学生面前的亲切。我知道,这其间饱含了大爱。

2008 年汶川大地震,妈妈先后几次为灾区捐款。那种场面,我现在想起仍觉得仿佛在昨日。当看到一位老师为救学生而献出生命的事迹时,我问妈妈,要是您会怎样做?妈妈毫不犹豫地说,救学生。我愣住了,年少的我当时不知道该说什么,我以为是妈妈不爱我。随后我问,为什么?妈妈的理由竟然简单得又一次让我吃惊。妈妈说,当时是由不得去思考的,只是职业的习惯,只是爱学生的初衷,只是党员的责任。于是,我知道了,这个世界上绝不仅仅只有母爱,还有一种爱叫大爱。

当我从千里之外的长春回到北京,我知道妈妈不会请假去车 站接我。当班里的大部分家长都去学校旁边陪读的时候,我知道什么都要靠自己。而妈妈,有她自己的事业。我从妈妈身上学到了很多。尽管在车站拿着沉沉的行李,在高三时候羡慕阿姨们给同学送饭,我知道,有更多更重要的事情等着妈妈去做,比起那些年的我,多的不仅仅是理解,更多的是佩服。已经数不清多少次,我都会在心里默默地佩服妈妈。无论她行走在她所爱的校园里的身影是否还如当年的矫捷,无论她在学生面前是否还如当年年轻,我知道,这里有一种精神,是我一生将要学习的。

从小妈妈对我的要求很严。记忆中学会唱的第一首歌就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妈妈教给我所有看似朴素的道理,让我学会在集体中承担自己的责任,当别人需要帮助时要热心。就是这样,我以优异的成绩走过了十几年的学生时光,并且在各项活动中严格要求自己。回想起来,正是妈妈这种艰苦朴素、踏实肯干的品质影响着我、激励着我。

我知道,爱党爱国是点点滴滴 的体现,体现在妈妈深夜值班的办公室中,体现在书桌上整整齐齐的文件中,体现在学生身上被妈妈缝好的扣子上,体现在学校的发展当 中……我曾经看过妈妈是怎样对 待老师们,怎样教导学生们,然而更让我感动的是时间的持久和态 度的认真。

有多少次在深夜的灯光下,妈妈在整理论文,有多少天,妈妈在老师们都离校以后继续开会、工作。又有多少时光,妈妈在假期中惦记着学校……2012 年7 月21 日是星期六, 北京大雨,上级紧急通知要求上班,妈妈不顾正在发烧的我,早晨5 点, 便在有深深积水的马路上急忙赶到学校,随后,就是一天没吃饭的忙碌,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对于一个年近 50 岁的老党员,我佩服这种热情和 勤勤恳恳的精神。而这,也将一直激励着我、鼓舞着我。

我的妈妈是普普通通的众多党员中的一个,是教师中的一员。妈妈时常说,该是我做的,我必须去做好。不该我拿的,我一点也不要。就是这样简简单单的话语,是她工作20 几年的真实写照,更是我今后行动的指南。

这就是我的妈妈,一名普通的 共产党员。

星辰的光辉

畜牧兽医学院 崔 旭

党的十八大在人们的期盼中胜利召开了,在感受领会党的十八大报告的同时,许多优秀共产党员的名字与感人的事迹也在我脑海 中一幕幕闪过,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到现在的学习榜样牛玉儒、任长霞等;从一个个人物形象到感人的点点滴滴。细想一想,他们具备共产党员所具有的优秀品质,他们无愧于“优秀”。但这也让我想起 了一位恩师、一位我所熟悉的又终生难忘的优秀共产党员——李瑛。

人的一生总有一些难以忘怀的感动,或为忠贞不渝的爱情,或为至亲至爱的亲情,或为患难与共的友情。然而让我多次感动的,是我高中班主任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演绎的一件件动人的故事。

时光飞逝,如今已是大学生的我也拥有这个宝贵的机会,成为千千万万个中国共产党党员中的一份子。时间随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奔流不息,而我的记忆却回到了那个年少轻狂、锋芒毕露的年代,那个只属于我们的美好年代,那个只要付出就会有回报的年代。

走在我高中的校园里,经常会看见一位表情严肃、中等身材、打扮时髦的中年女教师的身影,她就是我们一班的班主任李瑛,同时她也是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那时的我对于党员这个概念还比较模糊,但3 年来,我对她的敬重、爱戴之情徒增未减。对工作她从来都是满 腔热情,对学生从来都是循循善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虽然很少看她笑容满面或面带微笑,但只要看见同学们在她的带领下一次次取 得优异成绩,她的脸上就会绽放出从未有过的灿烂笑容。令我深深折服的是,患有严重腰间盘突出的她,多年来一直带病工作,以自己一 流的教学效果、教学成绩和高尚的品德、人格,赢得了同学们的爱戴、学生家长的尊重及同事们的称赞。她经常围着护腰带给我们讲课,一直努力保持着对工作对生活的热情,并希望以自己的所作所为去感染我们,力求做到:对学生尽心、尽力,对工作不遗余力,只要是工作 需要,同学的需要,再苦再累,她从不言疲倦、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她的心中追求是无止境的。她常对我们说:“一个不完美的老师,带着一群不完美的学生去追求完美,奋斗是没有终点的!”工作过程中必定是充满着困难与挑战,但她都以顽强的毅力和坚强的意志挺了过来。她常年坚守在教育第一线,肩负着学校和家长的重托,犹如在峰谷浪尖上拼搏,她把所有的时间、精力都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课堂上的倾囊相授,课堂外的谆谆教导、潜移默化,为了自己热爱的事业、心爱的学生,她自始至终没有后悔过自己的选择。她就是这样一名普 通教师,她在普通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工作着、努力着,她甘于奉献、爱岗敬业,用一言一行实践着“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就要干好一行”的信念,同时敢于挑战自我,展现自我风采,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 写了一曲共产党员之歌。

正是那种“以党性铸师魂、以党风带教风、以教风促学风”的精神,使她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耕耘在三尺讲台上,吐尽芬芳,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拥抱灿烂。就是这样一位共产党员伴随我度过了3 年的青春年华。她有着常人一样的生活、一样的血肉之躯、一样的喜怒 哀乐,没有华丽动人的话语,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是她用自己的 一言一行诠释着自己的信仰,在平凡中体现着先进,在平凡中孕育着 伟大,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党旗增光添彩。像一颗无名的星辰,点缀在浩瀚的星空,看似微小,却闪耀着璀璨夺目的光辉,照亮着我,也感动着我。

她曾和我们提起为什么选择教师这一职业,因为她那个年代上学是件奢侈的事,而她有幸受到教育,于是她决定用青春浇注下一代,将青春献给崇高的教育事业。她把教师当做一份沉甸甸的理想而 不单单是一份工作,以一位党员应有的姿态面对这份理想。我想,我这辈子也不会忘记这番话,更不会忘记这位把青春无私奉献给教育事业的老党员。

文章发表链接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