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知通告 - 正文

转发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5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来源:科学研究处 发布时间:2014-02-25 作者:苟静平 点击:

各有关单位:

近日,科技部发布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5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现将其转发给你们,请各相关单位根据指南要求认真组织、及时申报。具体要求如下:

一、重点支持方向(详见附件2)

(一)农业科学领域

1.光合作用分子机制与作物高光效品种选育

2.重要经济作物油菜或薯类的遗传改良

3.重要农业动物扩繁与健康养殖研究

4.高产作物群体结构与气候、土壤等生态因子的匹配原理与调控机制

5.新型农业微生物制剂的基础研究

6.重要造林树种或竹子速生优质抗逆品系培育的生物学基础(C类)

7.家禽或重要水产品种的可持续养殖研究(C类)

8.人工草地功能调控研究(C类)

(二)能源科学领域

1.低渗透与致密油气开发渗流理论和提高采收率新方法

2.电压源型高压多端直流输电设备和系统

3.新型高性能二次电池研究

4.海洋深水油气安全高效钻完井工程理论及方法

5.规模储能和储热过程的基础研究(C类)

6.典型过程工业优化和节能(C类)

7.能源动力系统高效清洁利用的科学问题研究

8.我国西部生态脆弱区煤炭科学规模开发与水资源保护(C类)

(三)信息科学领域

1.网络通信与计算的协同理论与方法

2.高级人机交互的计算理论及实验研究

3.图像与视频数据的高效表示与处理

4.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原创性新型信息器件研究

5.新型生化微传感器系统研究

6.基于开源代码的软件开发的原理与方法(C)

7.城市大数据的计算理论和方法(C类)

8.深空环境下的信息传输理论(C类)

(四)资源环境科学领域

1.中国特提斯域若干典型区(带)复合成矿系统及其深部驱动机制

2.山地水土要素时空耦合过程、效应及其调控

3.热带气旋精细化测报理论和技术与灾害风险评估研究

4.人类活动对海湾生态环境的影响

5.中国北方砂岩型铀矿的形成机理与潜力评价

6.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区域特征、健康风险与控制(C类)

7.延伸期天气预报理论与方法研究(C类)

8.近海环境变化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及其资源效应(C类)

(五)健康科学领域

1.环境因素引发呼吸道损伤的病理生理学机理与干预研究

2.精神活性物质成瘾记忆的形成和消除

3.代谢综合征的分子营养学机理研究

4.老年骨骼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及诊疗的基础研究(C类)

5.炎-癌生物信号在肿瘤发生发展和肿瘤治疗中作用的研究

6.恶性肿瘤癌前病变和侵袭的早期分子事件研究

7.免疫细胞亚群在慢性炎症疾病中的调节与致病机理以及靶向治疗的基础研究(C类)

8.器官移植免疫耐受研究(C类)

(六)中医理论专题

1.基于临床的气血相关理论研究

2.基于临床的灸法作用机理研究

(七)重要传染病基础研究专题

1.重要病原细菌关键生物学特性的进化机制

2.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免疫逃逸与免疫病理

(八)材料科学领域

1.高储能密度无机电介质材料的关键问题

2.高性能橡胶材料研究

3.高速重载轨道交通轮轨系统金属材料研究

4.新型功能材料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原子尺度观测与表征(C类)

5.高效率、低成本有机高分子发光材料研究

6.严酷环境条件下混凝土材料与结构性能研究

7.轻质热防护材料结构与性能演变规律(C类)

8.面向应用的高性能水处理膜设计与制备(C类)

(九)制造与工程科学领域

1.20nm/14nm集成电路器件化的高密度三维信息传输跨尺度制造科学基础

2.能动、资源、运载等重大装备设计、制造、集成的科学基础

3.极端服役装备的安全运行、可靠性评估基本原理与方法

4.高性能基础件、特种功能部/器件设计制造新原理(C类)

5.重大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和建造中的科学问题

6.矿山、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全寿命周期安全研究

7.特殊灾害性荷载下工程结构体系的可靠性与安全性(C类)

8.制造和工程的数字化与软件(C类)

(十)综合交叉科学领域

1.高电压大容量碳化硅电力电子材料、器件及装置的基础科学问题

2.活细胞无标记检测

3.脑细胞和神经回路成像

4.基因元件和基因器件的设计、合成和应用(合成生物学专题)

5.飞机结冰与防除冰理论与方法(大型飞机基础研究专题)

6.深海深渊生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深海科学专题)

(十一)重大科学前沿领域

重点支持经过自然科学基金等前期培育取得重要进展,应用前景较为明朗,可望取得重大突破的科学前沿研究。例如:大数据研究的数学基础,非晶体系的动力学微观特征和时空关联,深空探测中的行星科学,新物质创造和物质转化的新策略与新方法,蒙古高原的壳、幔结构与大陆动力学,非编码RNA的生物学功能等。

重点支持基于重大科学设施开展的科学前沿研究及重大国际合作研究。例如:北京谱仪BESIIItau-粲物理实验研究,大口径全可动射电望远镜关键技术研究,高灵敏度、高时空分辨率天文观测实验技术研究等。

(十二)纳米研究

1.纳米信息器件及集成

2.纳米生物与医药

3.能源纳米材料与技术

4.纳米加工方法、检测与标准(C)

5.纳米材料与结构中的基础问题(C)

6.纳米环境材料与技术(C)

7.二维/三维石墨烯材料与器件的可控制备及示范应用

8.能量转换与存储用纳米器件制备及其检测技术

9.致霾汽车尾气治理关键纳米催化材料技术

10.纳米生物材料技术

11.新型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规模化制备技术

12.纳米改性凝胶材料的制备与应用技术

(十三)量子调控研究

1.宏观量子态的界面调控

2.高迁移率半导体及新型二维电子材料的有序态

3.重原子化合物中的电子关联

4.过渡金属氧化物人工微结构的耦合调控(C)

5.受限磁结构中的自旋相关输运及其动力学(C)

6.垂直磁各向异性铁磁/半导体异质结构中自旋调控(C)

(十四)蛋白质研究

1.重要膜蛋白和大分子复合体的结构与功能

2.重大疾病的蛋白质调控网络和系统生物学研究

3.与真核细胞重要生理过程相关的蛋白质功能研究

4.重要生理和病理过程的蛋白质组学研究(C)

5.蛋白质研究的新技术和新方法(C)

6.微生物与宿主相互作用过程相关的蛋白质分子机制研究(C)

(十五)发育与生殖研究

1.重要器官发育及相关疾病的分子基础

2.免疫系统或神经系统发育及其相关疾病的调控机制(C)

3.肌肉和脂肪组织发育的遗传与分子调控机制(C)

4.妊娠相关重大疾病的发生机制

5.配子发生的分子基础

6.植物主要器官发育的分子机制(C)

(十六)干细胞研究

1.干细胞移植的免疫学基础研究

2.小分子调控细胞命运的机理研究

3.干细胞基因组稳定性与干细胞衰老机理研究

4.多能干细胞命运决定及定向分化的研究(C)

5.大动物的多能干细胞研究(C)

6.干细胞治疗重大疾病机理研究(C)

(十七)全球变化研究

1.极端气候变化特征、机制、趋势及适应研究

2.海洋环境变化对全球变化影响研究

3.碳氮循环及脆弱生态系统安全阈值研究

4.全球地表覆盖和能量水分交换监测、模拟和预估(C)

5.地球工程基础理论、效应和风险评估(C)

6.全球变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C)

二、项目申报基本条件

1.符合年度重要支持方向;

2.具有清晰、先进的科学目标;

3.针对明确的科学问题,有创新的学术思想,可行的研究方案;

4.拥有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和研究团队;

5.利用重点研究基地的条件,有较好的研究基础。

三、申报资质要求

1.项目首席科学家应具备以下条件:

(1)学术水平高,信誉好;

(2)组织协调能力强,能将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本项目的研究和管理;

(3)申报项目当年一般不超过60周岁。

2.根据《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承担人员管理的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推荐的项目首席科学家和课题负责人不能是在研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或课题的负责人,项目参加人员(申报项目所有人员,含项目首席科学家和课题负责人)正在承担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课题)数不得超过一项。

3.在研973计划(含前期研究专项)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课题负责人不得因申报新项目退出目前承担的项目。一人不能同时参与两个以上(含两个)项目(课题)的申报。

4.作为项目首席科学家和课题负责人,每年投入项目工作的时间不少于6个月。

5.受聘于内地单位的外籍科学家及港、澳、台地区科学家可作为项目首席科学家或课题负责人,全职受聘人员须由内地受聘单位提供全职受聘的有效证明(A类外籍科学家只需提供聘书复印件),非全职受聘人员须由内地受聘单位和境外单位同时提供受聘的有效证明,并随纸质申请书一起报送。

四、组织项目的有关要求

1.鼓励学科交叉、跨部门组织研究队伍和国际合作研究。鼓励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基地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组织项目。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依托国家实验室申报的项目。

2.项目执行期一般为5年,人均资助强度应在20万元/年以上。

3.项目下设课题,课题下不设子课题。每个课题设1名负责人,项目首席科学家应是课题负责人之一。

(1)973计划9个领域项目下设课题数不超过6个,承担单位总数不超过8个;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下设课题数不超过4个,承担单位总数不超过6个;

(2)标注为C类的项目下设课题数不超过3个,承担单位总数不超过4个。未标注C类的也可按C类项目申报。

4.围绕研究目标组织队伍,规模适度、结构合理、优势互补,体现学科交叉,能开展实质性合作研究。

(1)973计划项目参加人员不超过30人;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参加人员不超过20人;

(2)标注C类的项目参加人员不超过15人。

5.设立“青年科学家专题”,支持35岁以下青年科研人员申请项目。具体要求如下:

支持范围包括973计划9个领域(不含中医和传染病专题)和6个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今年计划立项30个项目;

项目不设课题,参加人员不超过5人,承担单位不超过2个,参加人员年龄均不超过35周岁(1979年1月1日以后出生)。

五、校内申报要求

请于2014年3月5日前将《申报项目简表》电子版发送至指定邮箱,同时,将简表纸质文件加盖公章一式一份报送学部科研处603办公室。

六、校内联系方式:

联系人:余丹 苟静平 陈玉江

办公电话:85166453 86203 86201

电子邮箱:zdxmb@jlu.edu.cn 或 goujp@jlu.edu.cn

附件:

1. 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等2015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2.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5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3. 申报项目简表

(相关附件见:http://oa.jlu.edu.cn/cache/20142/show204884.html )

科研处

2014年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