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百年兽医”地位,活跃 “双一流学科”学术氛围,营造良好的“兽医学科”学术环境,动物医学学院预防兽医学系全体教职工积极响应学院号召,话题发起人丁壮教授以当前科研的热点 “中国疫苗研究动态”为讨论话题,于2019年4月17日 率先在吉林大学骁腾新媒体梦工场举行了动物医学学院2019年度第一期学术沙龙。
首先李建华主任简单明了的介绍了学术沙龙的目的意义、举行的必要性和国内外举行方式的多样性等;紧接着话题发起人丁壮教授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于2019年2月末在北京召开的由多位不同领域院士和专家学者共同参与的第224期双清论坛的新闻报导为切入点,系统全面介绍了当前我国疫苗研究动态的核心话题之一“重大疾病疫苗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指出当前我国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老传染病时有起伏,肿瘤、代谢性疾病等迅猛上升;全球每年约1700万人死于传染病,其中2/3因无疫苗可用、1/3与疫苗质量或应用有关;传统疫苗学面临重大挑战,正在发生基于免疫学前沿理论和技术的第三次疫苗革命;凝练了疫苗研究今后亟需关注和解决的从免疫原、免疫佐剂与递送系统、免疫保护机制及关键效应物质、免疫记忆、疫苗有效性评价体系到疫苗研究资源库共享等8个重要科学问题。
之后与会的各位教职工就当前的疫苗的研究的核心问题及当前兽医学科的科研热点 “非洲猪瘟”、“固有免疫”、“免疫减负”、“免疫佐剂”、“新发与再发传染病”、“病原微生物与宿主的互作和进化”、“基础免疫”、“补体免疫”、“健康养殖”和“新型疫苗”等关键词举行了深度交流和火花碰撞。与会期间传染病学科和寄生虫学科将强强联合以VLPs入手,开发针对新城疫、球虫等防控病毒病和寄生虫病的多联疫苗。
最后预防兽医学系的资深专家丁壮教授、张西臣教授、李建华教授、雷连成教授、杨勇军教授等一致认为疫苗研究以社会需求为第一导向,要突破疫苗研究的传统认识,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及国家重要攻坚克难工作中具有关键作用,也是共性导向,交叉融通的汇聚点,应进一步加强多学科合作,让疫苗研究的成果“既要上书架又要上货架”。
基础兽医系邱家章教授、兽医公共卫生学系王化磊教授、动物医院杨举副院长等人员也参加了此次学术沙龙并进行了深度交流。
此次学术沙龙的成功举行融会贯通了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多学科等学术理念和思维,为今后预防兽医学科的科研方向提供了标杆和前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