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区要闻 - 正文

中国申办第十三届国际旋毛虫病会议获成功

来源:人兽共患病研究所 发布时间:2008-04-30 作者:李兆辉 点击:

近日获悉由我校人兽共患病研究所刘明远教授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向国际旋毛虫委员会提请的中国申办第十三届国际旋毛虫病会议的申请,经国际旋毛虫病委员会执行委员会9名委员投票,中国以绝对优势(6票)获得主办权。上届国际旋毛虫病委员会主席法国的Jean DUPOUY-CAMET教授、现任主席美国的H. Ray Gamble博士、第十二届国际旋毛虫病会议主席Albert Marinculic教授等国际同行发来贺电,恭贺中国的申办成功。

国际旋毛虫病会议为4年1次,此次申办共有3个国家提出申请分别为中国、泰国及阿根廷,承办国的最终确定由国际旋毛虫病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委员网上投票确定,执行委员会委员共有10名委员,有效委员共计9名(刘明远教授为执行委员,但因为是申办国而不能进行投票)。中方申办团成员分别为王中全、付宝权、诸欣平、崔晶、许卞利、宋明忻、吴秀萍、王学林。

此次国际会议的申办成功不仅体现了国际同行对我国旋毛虫病研究与防控的重视也体现了国际同行对我国旋毛虫病研究水平的认可。目前我国在旋毛虫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居世界领先水平,目前由我国发现的旋毛虫功能蛋白基因居国际首位(109/295),由我国发现的早期诊断抗原基因已获国际发明专利。国际会议的举办不但可加强我国学者与国际同行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而且对我国旋毛虫病的综合防控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旋毛虫病是一种世界性危害非常严重的食源性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其不但可给畜牧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对人类健康也构成巨大威胁。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屠宰动物(猪、马、狗等)首检和必检的强制性检验病种。鉴于其危害性与重要性,欧洲学者于1958年在布达佩斯的匈牙利寄生虫病会议上首先提出创立国际旋毛虫病委员会并于1960年华沙的第一届国际旋毛虫病会议上得到确认,国际旋毛虫病委员会的职能是指导世界各国的旋毛虫病防治、检验及相关基础研究并向世界卫生组织(WHO)及国际兽疫局(OIE)提供法规性指导。目前国际旋毛虫病委员会共有来自46个国家的126名委员组成,我国现有国际旋毛虫病委员会执行委员1名,委员4名。

人旋毛虫病主要通过生食或半生食含有旋毛虫的肉类而引发。在我国其不但被列为重要食源性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之首,而且也是我国政府提出让人民吃上“放心肉”首检和必检的人兽共患病病种。同时也是烈性人兽共患病(如SARS、禽流感)流行之后突现出来的可长期和经常制造突发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典型病种。1964-2006年我国已报道的暴发流行达700余起(30000余人,死亡300余人),其中95%由猪肉引发,其次为狗肉、野猪肉及熊肉等,然而报道的病例可能只是实际病例的冰山一角。卫生部2004年底完成的第二次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调查结果显示,旋毛虫病漏检肉类已成为我国公共卫生安全的一个重要隐患,我国人旋毛虫病隐性感染已由10年前的二千万人上升至四千万人。

往届国际旋毛虫病会议地点时间分别为:12届克罗地亚(2007),11届美国(2004),10届法国(2000),9届墨西哥(1996),8届意大利(1993),7届西班牙(1988),6届加拿大(1984),5届荷兰(1980),4届波兰(1976),3届美国(1972),2届波兰(1968),1届波兰(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