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1日~12日,应广东省农科院党组书记、院长蒋宗勇研究员的邀请,吉林大学农学部学部长韩文瑜教授、畜牧兽医学院预防兽医学系主任丁壮教授在广东省农科院兽医研究所党委书记兼所长王贵平研究员陪同下,考察了广东省惠东港口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听取了惠东港口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常务副局长龚升教、局长助理叶明彬及夏中荣博士等介绍的惠东港口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龟的饲养管理、孵化繁育和疾病防治等情况,并就当前海龟疾病防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了现场指导。保护区管理局的领导和专家感谢我校专家给予的关心和支持,双方就今后在科研协作、疾病防治、教学和科研基地建设等方面达成了意向性协作协议。
海龟,别名绿海龟,英文名Common green turtle,拉丁学名Chelonia mydas,广泛分布于太平洋、印度洋及大西洋温水水域。我国北起山东沿海、南至北部湾均有发现。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名录,属于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在我国西沙群岛,每年4~10月为海龟繁殖期,到沿海沙滩掘穴产卵,每次产卵90~160枚。卵白色,球形,卵径34~45 mm。在自然条件下,经40~50天卵出仔龟。雌海龟一年可产卵数次。以鱼、甲壳动物、软体动物以及海藻等为食物。
海龟常见病有败血性皮下溃疡病(SCUD)、烂甲病、腐皮溃疡病、脓肿、结膜炎、传染性口炎、中耳和内耳感染、红脖子病、传染性泄殖腔炎、真菌感染、原虫病以及一些外伤感染等,严重威胁珍稀海龟的健康生长,我国目前在海龟临床疾病诊疗及专题立项研究方面尚属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