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区要闻 - 正文

农学部2008年度科研检查圆满结束

来源:科学技术处 发布时间:2008-11-24 作者:陈玉江 点击:

为进一步加强对农学部科研课题的管理,加大对课题研究的指导力度,保障课题的顺利实施,按照学部科研工作的安排,自10月27日到11月14日,利用约半个月的时间,对全学部2008年度在研课题进行了全面的检查。检查方式由各个学院自行组织,王哲副学部长和科学技术处全体在位人员参加了检查。检查内容主要包括:课题研究内容执行情况、中期取得成绩和经费使用情况。各单位对科研检查高度重视,检查工作布置到位,各单位主管科研的领导亲自主持安排,部分单位如畜牧兽医学院、公共教学中心等还专门设立专家组给予现场指导和答疑。绝大多数课题主持人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多数都制作了幻灯片,详细汇报了课题开展的情况和下一步计划,科研检查工作顺利按计划圆满完成。

一、基本情况

目前学部承担各类课题342项,其中国家 “973”项目3项、国家“863”项目(含子课题)12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9项、国家科技基础研究项目1项、国家科技基础平台项目1项,国家发改委项目1项,国家教育部项目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7项,省部级项目43项,长春市项目9项,其他横向协作等项目18项;农学部各类科研启动基金198项(其中资助青年科研启动基金项目121项,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35项,人才引进专项基金27项,重大、重点项目发展启动基金15项(含重点学科专项)。

二、检查结果

1、科研经费大幅度提高

自2005年以来,学部的科研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可以说一年一个新台阶,以到位外源科研经费为例, 05年535.8万,06年751.55万(不含拨出经费),07年2022.99万(不含拨出经费),截止到08年11 月15日,08年度已经到位经费1805. 28万。

2、课题层次明显提高,绝大多数课题进展良好

课题来源由过去单一的总后、国家自然基金、吉林省等几个部门扩展到国家科技部、国家教育部、国家农业部等多个部门,课题层次也由过去的省部级为主逐渐过渡到以国家级别为主,在研国家级课题达到76项,大约占外源课题的51%。多数课题进展良好,个别课题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如:畜牧兽医学院转基因动物课题组于今年9月培育出了世界首例“带有抗猪瘟病毒基因的克隆猪”,这标志着我学部在转基因猪抗病育种研究领域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3、科研取得了一定成果

据不完全统计,学部08年已经发表各类论文430余篇,获得各类科研成果4项,其中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合作)、二等奖1项(合作),发表SCI论文15篇,EI论文3篇,社科类论文20篇,国际会议论文5篇,其它论文390余篇;获得国际、国内职务发明专利4项。

4、学部科研启动基金已经开花结果,初见成效

截止到目前,学部自筹经费设立的农学部科研启动基金项目198项,其中资助青年科研启动基金项目121项,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35项,人才引进专项基金27项,重大、重点项目发展启动基金15项(含重点学科专项)。学部这些启动基金的设立为科研人员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平台和科研环境,也有力地调动了全学部人员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动性,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学部启动基金资助项目已经发表论文330余篇,出版著作12 部,获得发明专利6项,在此基础上获得外源课题32项。这些基金的设立也为学部人才的提升和科研力量贮备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为学部科研的可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保障,必将为建设高水平的研究型农学部创造良好的契机。

三、存在的问题

1、部分已经完成的课题没有及时结题,尤其是承担的部分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影响了我学部在吉林省科技厅的科研申报工作。

2、不同专业间科研发展不平衡,畜牧兽医专业科研实力明显较强,农学、服装和哲学社会科学还较弱,亟需加强。

3、新专业年轻人员较多,需要加强扶持和引导,鼓励向外申请课题。

4、科研成果还比较少,需要提高对申报成果的认识,及时总结申报成果。

5、应用类项目还较少,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方面的科研意识还需要加强。

四、思考与建议

亟需进一步加强科研管理,加大科研项目的申报力度,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及时组织课题上报结题,强化科研启动基金管理,大力扶持青年科研人员申报科研项目,促进学部科技工作的良性发展,为实现建设研究型学部的目标而努力。

科学技术处

二〇〇八年十一月二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