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区要闻 - 正文

农学部秋季学期中期教学检查简报(一)

来源:教务处 发布时间:2008-12-12 作者:meishiwei 点击:

为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学部由曾凡勤副学部长任组长,专职教学督导专家、各教学单位主管教学领导等参加,于前期开展了秋季学期中期教学检查。

检查组深入各单位课堂和实验室,对本科课堂教学、实验教学、教学管理、教学制度执行情况等进行了深入的检查;组织召开了三个学院的学生座谈会和四个教学单位的工作汇报会,听取了各单位教学工作情况汇报和师生对于本学期课程教学、教学管理等的意见和建议;重点布置开展了“绪论课教学研讨”活动,组织了“绪论课讲授比赛”。从检查来看,本学期总体教学任务落实较好,教学秩序稳定,绝大部分任课教师准备充分,备课认真,讲授熟练,学生反应良好。具体有以下几点好的方面。

一是各单位高度重视教学,教学中心地位进一步巩固。各单位主要领导亲自抓教学、谋划教学,采取了多种方法方式推进本科教学,取得了重要突破。畜牧兽医学院“动物科技实验教学中心”申报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以专家评审第一名的成绩率先进入候选名单;植物科学学院坚持组织系主任跟班听课和青年教师示讲,加强了青年教师的培养;军需科技学院申报的“《功能食品学》课程建设”顺利通过2008年校级教学成果奖第二轮答辩;公共教学中心对每名授课教师的课程进行了录像,组织全中心集体观摩研讨,引导教师开展教学反思,效果明显。

二是各单位积极组织任课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效。广大教师的主要精力进一步投向教学基本过程和教学活动本身,有5项课程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改革课题被确立为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立项课题。部分课程积极开展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动物生物化学》授课中坚持开展“学生生化报告”活动,并形成制度化;06农经专业的《农村社会经济调查》课程在调查目标设定、调查项目设计、调查结果考核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和改革,受到了学生的好评和督导专家的肯定。

三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有了明显提高。各单位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为载体,加强学生的研究意识培养和实践能力训练,学生参与积极性高,本科学生以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20篇,其中SCI收录3篇。

检查中发现的主要倾向性问题。

一是课堂教学中存在着“无纸化”现象。课堂教学大多进行多媒体授课,教师在讲台上照着课件讲,一些学生不记笔记,上完课后找老师拷贝课件,学习效果不好。

二是09届毕业班课堂存在着“虚化”现象。由于毕业班学生大部分忙于复习考研、参加招聘会,造成课堂到课率低,教学效果不好。

三是个别实验课教学中存在着“随意化”现象。主要是个别实验课程时间安排不合理,导致实际授课学时远低于教学计划安排的学时;教师讲授时间过长,留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短;个别学生基本操作技能不过关。

四是部分大一新生存在学习方法“高中化”现象。部分大一新生还没有掌握与大学学习相适应的学习方法,仍然依靠“划重点、背要点、记公式”等高中方法学习,已不能够完全适应大学课程学习,学习压力大。

检查过程中,曾凡勤副学部长对各单位领导重视教学工作、紧抓教学质量的做法给予了肯定,对各单位关心的教学问题进行了说明。他希望各单位针对检查中发现的倾向性问题,进一步强化教学工作中心意识和质量意识,继续坚持和完善集体备课等制度,加强青年教师培养;继续坚持和改进实践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继续坚持教书与育人结合,努力实现教学过程向教育过程的转化,特别是针对大一新生的特点,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