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一步推进完善生态经济学课程安排内容的同时,为了能够达到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在军需科技学院副教授李恩老师的带领下,2010级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同学们于近一阶段接受了一系列以学生为主导的生态经济学体验教学课程,从2012年10月11日到10月25日,学生们以各种方式针对生态经济学的相关内容深入思考、细致研究,充分参与到了课堂当中,感受到了知识的魅力。
作为系列课程的一部分,2010级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57名同学便来到了和平校区附近的林园公园,接受了一堂题为“体验自然”的户外教学课。秋风送爽,晴空万里,如此的好天气里,同学们也都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课程的好奇心参与到了本节课当中。为了让大家真切的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同学们被分成了六个小组,分别到公园的各个区域搜寻各种不同种类的动植物,最终汇集到一起的时候,呈现在众人眼前的是种类繁多的小型昆虫,以及形状各异的叶子和植株,充分展现出了大自然独特的魅力,让同学们感受到了接触自然所带来的乐趣。接下来,在老师的统一组织之下,各组同学各自以团体或者个人的形式为大家表演了节目,活动中气氛热烈,不时激起一阵愉悦的欢笑声。最后,同学们又进行了一场以两人牵拉为一组的接力跑比赛,比赛中大家相互支持、团结协作、奋力奔跑,在完成比赛的同时也充分感受到了本节课程的深层意义。
而系列课程的另一部分,则是李恩老师精心设计的三个内涵丰富的生态经济学辩题。唇枪舌剑中英姿顿显,辩古驳今时思绪飞扬,一言之辩胜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生态经济学是否是我国农业未来发展的根本方向”、“自然是否是有价值的”、“生态经济思想起源于东方还是西方”,针对以上问题同学们分别形成正反代表队进行了三场异常激烈的辩论。生态经济相比于较为粗暴的现阶段经济发展方式是不是缺乏效益,生态经济对于自然环境、资源、肥料的诉求到底应该怎样解释,生态经济与循环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到底是什么关系?在第一个辩题的讨论中同学们便爆发出了对于种种关键性问题深入研讨的极大热情。代表唯物主义思想的“自然有价值论”与代表唯心主义思想的“自然无价值论”激烈的碰撞,在第二辩题的讨论中两组学生就生态经济中的人本思想将课程内容上升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第三辩题中,两组同学更是别出心裁的将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起源引入辩题,层层上溯,深入探讨了生态经济思想起源的根源性问题,为在场的所有人献上了一场极为精彩的头脑风暴之争。
在系列课程接近尾声的时候,李恩老师也就教学计划完成的情况和同学们的表现做出了总结,深刻揭示了生态经济学体验课教学内容的核心目标——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老师主讲、学生被动听课的状况。一方面引导学生在感受自然、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同时,能够做到积极参与、独立思考、相互配合完成任务,进而在汲取知识的同时锻炼思考力、语言表达力、团队作战力。另一方面,通过这样新颖的教育教学内容规划,也希望同学们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多的去思考,在此基础上掌握生态经济学的内涵外延,掌握生态产业的基本原理及发展方向,领会生态消费于生态经济发展的引导性作用,辨清自然价值的存在,理解生态教育的重要意义及教育的方法,理解生态文化的三个层次,进而领会文化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在未来能够学以致用,真正为我国的农业发展贡献出力量。
二0 一0级农林经济管理专业 高维羽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