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学部大学生心理发展中心主办、植物科学学院生活心理部承办的“与爱同行”生命体验活动于2011年4月16、17日在心理发展中心团体辅导室举行,本次活动分别以“临终体验屋”,“地震体验屋”,“残障体验屋”,“结婚体验屋”四种形式来模拟四种不同的人生经历。
4月16日下午14:00,大学生心理发展中心团体辅导室迎来了参与“临终体验屋”的28位体验者。在进行体验之前,主持人引导体验者讨论了“你人生的奋斗目标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奋斗目标”“为这个奋斗目标做过哪些努力”三个问题,同学们对这几个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并开展了热烈的讨论。接着体验者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写下自己的墓志铭后,躺在白布单下,进入告别生命的体验状态。在哀乐和场景的心理暗示引导下,体验者听同伴在自己耳边轻声诵读自己刚刚写下的墓志铭,其余同伴为其默哀一分钟。体验结束后,同伴给予体验者拥抱安慰。很多体验者在写墓志铭的时候带着对人生的思考迟迟无法落笔,反映出了同学们对过去的人生进行慎重的思考和总结。整个体验过程的气氛是安静而沉重的。体验结束后,心理发展中心的何思彤老师对大家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心理辅导,与此同时,何老师对同学们寄予厚望,她说道:“相信大家在‘重生’之后,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希望大家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能够有计划地走好每一步,不要虚度生命,同时更要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
4月16日下午5:30,参与地震体验的34位体验者准时来到地震体验屋。随着一段关于地震视频的播放,体验者的注意力多数都被视频所吸引,此时,工作人员将已经搭好的障碍推倒,以模拟地震时东西倒塌的情景。经历过模拟地震的短暂心悸后,主持人带领同学们回顾了近几年发生的几次大地震,并且进行了心理疏导和地震自救自护常识的普及。同学们经历过地震的模拟和真实图片的展示结合后,进行了感悟的分享。经过本次体验的同学们除了得到了地震常识和心理疏导知识的普及以外,更多的是体会到了生命的脆弱和感悟到了现在的生活的美好。
4月17日下午2:00,残障体验屋的活动准时开始。在盲人体验的环节中,体验者蒙上眼罩,拿着导盲棍,在一个黑暗的条件下走过已经设置好的层层障碍,其中不乏走错方向,找不到路的体验者。在下肢体残疾体验的环节中,体验者手拿装满水的水杯,在规定时间内,单脚跳过障碍把水运到另一面的盛水容器中。在上肢体残疾体验的环节中,工作人员将体验者的左手三个手指绑住,仅用左手剩下的两个手指完成切苹果和吃苹果的过程。在这一环节中,多数体验者由于不适应不会切,而直接将切苹果改成了剁苹果。在这些体验活动中,体验者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感受到了残疾人的生活艰辛,也表示了自己以后将对残疾人士多多关爱。其中,刘佳俊,刘瑞雯,张圆,刘佳,陈怡欣,李爽六位同学获得优秀体验者称号。
4月17日下午5:30,参与中式婚礼和西式婚礼的体验者准时来到充满喜庆氛围的结婚体验屋中。首先进行的西式婚礼,新娘挽着新郎,满脸甜蜜地通过幸福之门走到主婚人面前。在主婚人的引导下,新娘们含笑回答我愿意,夫妻双方交换了结婚戒指,喝下了象征着幸福的美酒后,大步的迈向了美好的明天。接下来进行的中式婚礼,一对对新人牵着红绳,新娘盖着红盖头,缓缓的走进了幸福之门。新娘迈过了火盆,夫妻二人行了三拜九叩的大礼,新郎新娘喝过了交杯美酒后,新郎迫不及待的将新娘的盖头挑起,新娘含笑抬头望着新郎。两个人共同点亮了爱情火焰,向着幸福的生活出发了。本环节模拟了人生中最靓丽的一道风景,参与体验的同学不仅仅体验到了这个环节的喜庆和欢乐,更重要的是明白了,结婚是双方对彼此一生的承诺,它承载了爱恋,信任和责任。
“与爱同行”生命体验活动的四个体验屋以“临终体验屋”为开始,以“结婚体验屋”为终结,经历了大悲,走过了中间的酸甜苦辣,体味了大喜,以一个圆满的结局落幕。本次体验活动从人生的不同角度进行,体验者领略了四种不同的人生过程,并且坚定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充实了自己的人生阅历。在此也希望同学们能用自己的坚毅,信心和勇气去书写人生的精彩篇章,去拥抱属于自己的人生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