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18点30分,由吉林大学研究生创新中心主办的“研究生人文与科学素质提升计划”之“科技发展系列讲座”(第64场)在和平校区科学讲堂102教室举行。本次讲座特邀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唐敖庆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田圃,为同学们讲解“多学科推动的生命科学前沿”。
田圃教授首先对生命科学的发展进行了阶段划分,包括描述性生物学、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化学三个阶段。然后,田教授讲到了现代分子生物学的起源,从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到薛定谔的量子力学再到沃森、克里克提出DNA双螺旋结构,现代分子生物学由此发展起来。接着,田教授为同学们介绍了结构生物学的发展。结构生物学的研究主要是依靠X射线衍射技术、核磁共振技术与冷冻电镜技术等手段进行研究。最后,田教授重点介绍了生命科学的研究方向,他将其称为“The Levinthal’s paradox”。其中,蛋白基因组计划、小分子蛋白质的动力仿真、从分子到多通道、化学生物学等都是未来该领域的发展方向与研究前沿。讲座中,田教授列举了多位诺贝尔获奖者,对他们的研究领域和方向进行了分析后,指出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需要物理、化学、生物等多学科的交叉互补,共同推动。讲座结束后,田教授与同学们进行了现场交流,他耐心解答了同学们科学研究中的困惑,指导研究生们应如何阅读文献,在研究生阶段应夯实基础,专心科研。
田圃教授的讲座,内容丰富,通过大量的科研实例为同学们展现了生命科学的发展历程及研究动态,使同学们深受启发。通过本次讲座,希望能进一步开阔研究生同学的视野,丰富同学们的科研探索思路,提升研究生的科学素养,为研究生同学的科研道路点亮一盏明灯。(吉林大学研究生创新中心和平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