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流水匆匆而过,冲刷不去历史积淀的辉煌,更无法令那些从枪林弹雨中孕育而来的战友情褪色。那些峥嵘岁月里的回忆必将被时光珍藏,化作那岁月长河中最美的风景。吉林大学动物医学学院为期两天的纪念活动让人终生难忘,谨以此文记录我作为志愿者的所思所感,希望能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别样的110周年。
不曾想到在大学能够与如此多的参与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前辈们如此近距离交谈,更不曾想过自己能在这个年纪能够与将军有如此近距离的接触和交流,两天的志愿服务感受最深的莫过于爷爷奶奶身上久经岁月却仍未改变的的军人气质,还有他们所参与创造的辉煌历史,让我对学院厚重的历史更加有了可望而不可及的敬仰之情。
9月12号,许多校友已经陆续到达宾馆,我和另外一名志愿者负责宾馆接待工作。大多数校友年纪都在80岁左右,我们有幸遇到了提前一天到达的校友会会长殷爷爷。爷爷看到我们便走上前与我们握手,亲切的与我们交谈。
爷爷今年已有78岁,但他的步伐却依旧矫健,跟在爷爷后面我都有些掉队。爷爷告诉我们校友会是由一个美国工程院院士于1990年发起的,至今已经成功举办25届,25年来每年校友们都会聚集到一个地方,从未间断;而且每年都会有会刊发表。我想校友会能够做到如此坚持,能够有如此成就的,在全国所有的大学之中定是寥寥无几。而之所以我们的校友们能够有如此的凝聚力最重要的原因莫过于他们对母校的感恩、对过往青葱岁月的怀念和战友间深深的羁绊。
与爷爷的交谈过程,爷爷举手投足间都显现出军人的干净利索、对不对的怀念、对母校的热爱与感恩、对母校历史的刻骨铭心。爷爷说希望我们能将学校的光荣传统继承和发扬下去,时刻准备着成为祖国的接班人。对于现在的兽医教育,爷爷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说现代教育仍然需要有主线,哲学类知识的学习不应当放下,它可以让人全面的看待问题,从而正确的做出判断,这对一个兽医在面临重大疫病时是否能做出精准的判断大有裨益。同时教育方法也至关重要,学兽医离不开动手,实践是最好的老师。爷爷回想起当年的求学生涯,仿佛历历在目,仍是感慨万千。每周都会有自己动手的机会,爷爷说正是在学校扎实的学习才让自己在以后军队的工作中能够做到胸有成竹。讲到这里,爷爷自豪地举了自己在刚入伍不久即遇到的猪瘟疫情作例子,当时几千头猪面临死亡的威胁,对一个刚从学校毕业被分配到军队的年轻兽医来说是一场生死攸关的硬仗,但正是爷爷当时在学校扎实的学习,让他从容应对,及时复制猪瘟模型并“自制”疫苗,最后成功地挽救了军队的损失。最后爷爷还讲到学习,最重要做好笔记,只有自己理解了,才会做笔记,这样知识才会记得透,记得牢。几十年前的教育方法也许不适合当今的我们,但是兽大一脉相承的学习的奥义我想我们应当传承下去。
一天的接待过程,最让我难忘的还有一位83岁高龄的赵爷爷。爷爷在来之前还在医院养病,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决然地只身一人坐了8个小时硬座来到长春,路上几次要晕倒,爷爷说“豁出自己的命不要,也要参加今生最后的一次校友会”。当我在一边搀扶爷爷上楼的时候,心中不禁发问:今天我或许可以扶住一位年逾八旬步履蹒跚的老者,明天我能否担起历史交给我们的重担,接过爷爷们的担子继续前行?
短暂的一天很快就过去了,来了许多年过八旬的爷爷奶奶,他们有的甚至需要坐着轮椅,但仍然坚持让家人陪同自己来参加纪念会,儿女们都不理解为什么他们非要参加。可是我似乎有点懂了,当我看到爷爷们坐在一起快乐地讲起当年的求学生活,曾经的同学情,师生情,战友情,当我看到爷爷们坐在一起感叹学校的变迁,岁月的无情;我似乎懂了,但我懂得太少太少,因为那种对战友、对同学、对母校的情感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会懂。
最后我想用一位爷爷留在校友留言簿上的一句话作结:兽大啊,我的母校!我会像热爱母亲那样热爱你,爱你一生,你的精神将永远刻在我的心里!
撰稿人:王艳辉 张蓉